環境檢測公司

地下水污染調查監測與風險評估

目前,我國約有2/3的人口以地下水作為飲用水的來源,約有2/3的城市和農田以地下水作為主要的供水來源。與地表水相比,地下水作為水源可以提供穩定的水量,并且由于地下水有一定的埋深,不易被污染。因此,在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特別是北部地區,地下水是首選水源。而隨著土壤、水質的污染,地下水資源保護、污染防治和應急預案越來越受到重視,相應的研究也得到廣泛開展。本文將主要對地下水監測、地下水污染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做一個探討。

一、地下水污染調查技術有哪些?

1、石油污染物應急處理技術

當油類污染物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后,首先要防止石油污染物繼續溢出,然后控制污染物防止其擴散,最后采取各種措施清除溢出的石油污染物。油類污染物的突發污染應急處理技術主要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法。

2、重金屬污染物應急處置技術

重金屬污染物應急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投加藥劑法、吸附劑法、抽出處理法、水動力控制法、滲透反應格柵、地下帷幕阻隔技術和電動原位修復技術。

3、化學品類污染物應急處置技術

危險化學品突發性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儲存不當造成的泄漏或爆炸以及運輸過程中的交通事故。應急處理通常包括三個步驟:污染源控制、防止污染物擴散、污染物處置和收集。如果污染物處理不及時或污染物的突然產生太大,污染物將進入地下水并污染地下水含水層。

二、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主要技術要點說明

1、第一階段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基本要點

場地環境污染通常是化學工業、電鍍、冶金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泄漏和排放的原因,因此在第一階段的調查中,判斷現場是否存在上述污染源是初步識別現場污染的重要依據。

第一階段現場環境調查的工作流程:資料收集和分析、現場調查、人員訪談和報告編制。

2、第二階段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基本要點

由于場地污染的復雜性,場地環境調查第二階段應采用分階段調查,不斷增加工作深度,減少不確定性,提高調查效率和質量,降低調查成本。 第二階段現場環境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工作計劃的制定、現場調查抽樣、數據分析和結果評價、報告編制?,F場的質量控制可參考表1。

表1、幾種常用質量控制方法

樣品類型描述頻率
地下水土壤
旅行空白樣僅適用于分析VOCs。從實驗室帶到采樣現場,又從采樣現場帶回實驗室的與分析無關的樣品。了解運輸途中是否受到污染1/d--
現場重復樣從相同的源收集并裝于單獨的容器中,分別進行分析的兩個單獨樣品,1/d1/d
設備清洗樣采樣前,用于清洗采樣設備并與分析無關的樣品。確保設備不污染樣品1/d--
介質重復樣樣品預處理和分析之前,與已知濃度的目標分析物混合在一起的樣品,用來評價介質的影響和精密度,需要額外的樣品來進行。最多1/20最多1/20

3、第三階段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要點說明

第三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場地風險評估和修復,相關內容和方法很多,一般根據站點風險評估和修復的實際需求水平,設計和實施相關的調查內容、方案和技術方法。

地下水監測,地下水污染調查,地下賀歲風險評估,污染場地與風險評估

地下水監測,地下水污染調查,地下賀歲風險評估,污染場地與風險評估

三、地下水監測,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風險評估標準依據

1、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4年)

《關于切實做好企業搬遷過程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辦〔2004〕47號)

《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環發〔2008〕48號)

《關于加強工業企業關停、搬遷及原址場地再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2、相關標準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T15618-2009)(修訂)(征求意見稿 第四版)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1993)

《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

3、相關技術導則

《場地環境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4)

《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4)

《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 25.3-2014)

《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導則》(HJ 25.4-2014)

4、相關技術規范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4-2004)

《地下水污染地質調查評價規范》(DD2008-01)

聯系方式

  • 聯系人:賴工
  • 手機:18127993660
  • 咨詢QQ:3559131409
  • 微信號:CAS_TESTING
  •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興科路368號
cache
Processed in 0.004796 Second.
国产真实乱人仓视频,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婷婷